「笑遊茶禪」上全部的文章都是笑參參禪時的學習心得報告,不是什麼論文說法,
若有誤謬請指正。
禪則5:《笑參比喻四禪境,世出世間不同景。》
老客喝茶談禪:「什麼是初禪:離生喜樂?」
笑參:「離台初抵巴黎。」
老客:「什麼是二禪:定生喜樂?」
笑參:「暢遊巴黎三天。」
老客:「什麼是三禪:離喜妙樂?」
笑參:「巴黎不過爾爾。」
老客:「什麼是四禪:捨念清靜?」
笑參:「忘掉巴黎沒事。」
〔上則登在十方雜誌23卷10期笑遊茶禪〕
〈歡迎引用,請註明網址:笑遊茶禪〉
茶人借茶參禪的目標是「明心」,明白心意妄我妄想、分別、執著的來去緣由,明白真正的妙心性是什麼,才能無執無妄,少煩少惱;借茶禪修的目標是「輕安」,其後修證禪心,生智慧,煩惱解脫。如果能到達輕安的茶人,能借茶禪修進入禪定境界的茶人們,恭喜您!您已超越凡人可以離開茶禪的啟發範圍,再去尋求宗教明師
( 僧寶以戒為師 ),繼續深入修證。
「輕安」是進入禪定「四禪境」的前奏。在此笑參嘗試解說「四禪定」,讓茶人知道輕安後的境界會有什麼?
初禪「離生喜樂」,指禪人得輕安後,繼續深入禪定,突然「念住」忘身亡所,肉身似乎分解消融開始脫離欲界進入空寂法性流裡,此時淨色瀰漫全身,生理酥融喜樂難言,發生精觸妙樂現象。不知多久,漸漸又覺有身,精氣充滿全身,身輕盈如浮雲,生理所產生的喜樂未曾有過,有如第一次自助旅行,到了巴黎,一下飛機看見夢想中的巴黎,歡喜快樂高興,難以言傳。經歷初禪者,此後不再受世間色、聲、香、味、觸、法的迷惑。〈歡迎引用,請註明網址:笑遊茶禪〉
如果能到達初禪,體驗了初禪的境地,發現禪境竟然不是假的,初禪的境景明明有,您會相信心經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嗎?會相信世間是空幻的嗎?您急著想知道的是二、三、四禪的境相是什麼?
二禪「定生喜樂」,指禪定境更深,此時的生理機能幾乎靜止達到「息住」,心臟血流幾乎停頓,如動物般地進入冬眠狀態,身心完全禪定在色界中,身體似有似無非常輕盈舒適快樂,心理法喜充滿。法喜、即修法禪定中見勝景,心理異常喜悅莫名,此時的心理歡喜狀態就是法喜。二禪定者,身形如木雕,此時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定」。初禪是初觸,深入後會在二禪停留較久,二禪中、塵世的熱惱煩躁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像自助旅行,暢遊巴黎三天,完全忘懷家鄉瑣事,盡情歡樂,因此容易貪著久留。
三禪「離喜妙樂」,指再好的喜樂,不段地重複享受,離心力會因此產生,就像玩膩的巴黎,覺得巴黎不過爾爾,想要離去。禪定這種喜樂,遲早會厭倦,因為能到達三禪的禪人,天人的智慧開發高昇了,深知其修行目的不是為了享樂而是修證空靈真如(空非空如空、靈非靈如靈、真非真如真),解脫煩惱,因此恬淡的清淨心,在招手了。願意棄離三禪而去的茶人,對三禪的喜樂覺受開始淡薄,內景靈靈明明
。
四禪「捨念清靜」,禪定中重複的喜樂,最後卻厭膩了,把喜樂忘掉就沒事,就像巴黎雖好,玩膩了一樣乏味,忘掉它就沒事。一旦茶人能覺悟,連喜樂都願意捨掉,就能處在不苦不樂心靈如明鏡止水的寂淨空靈中。人類物理能量從物質上攝取,精神能量則從禪定中得,禪人縱使尚未證果位,四禪定中慈悲喜捨的智慧也會不斷如泉湧。四禪「捨念清靜」,既然念頭都捨棄心靈必然清淨,世間煩惱不再上身。茶人對四禪的覺受,只能用天人合一來形容,而且開始在無色界前徘徊。
如果四禪的境地都能達到,四禪的境景也都體驗了,四禪的境景明明是有,您會相信心經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嗎?會相信世間是空幻嗎?您急著想知道的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的境相是什麼?直到體驗了四空定的境相,一、二十年的光陰就這樣過去。體驗四禪八定者,色陰盡,十方洞開,禪定時心靈如處在無垠透亮的星空中,清淨無念。
持戒盡力過了,禪定經歷過了,空靈智慧必然生起,此時空靈智慧會讓您體會到金剛經所言:「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從境界中覺悟世間是空幻,相信心經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您是菩薩再來,也許一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恍然大悟,否則要明心見性?還是老老實實修禪做功夫。為什麼?「推理知」似乎懂,然而不管處世間或出世間,「事無礙」卻做不到。
上一段中有沒有發現一組趣對,學佛一回兒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回兒要「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若沒有弄懂兩者「心」的差異,是會參暈頭的。
楞嚴經:「理則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理上若悟明空靈真如是不生不滅能生萬法,宇宙萬物萬象皆是它所幻化,那!對於世間的虛幻影事還有什麼好妄想、執著的呢?若是對世間惡習不再攀緣、妄想、迷癡,心靈清涼不再熱惱,就此解脫成自在人了。可是呢!幻化的肉身,必須透過改變業力息氣,漸修四禪八定證見「空靈真如」後降服五陰魔「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成就菩薩幻化報身,事方圓滿,這身不斷輪迴生老病死的痛苦幻化肉體,此時才算真正解脫了。解脫?說難不難,只要有信心、毅力,遲早會成功的,翻翻史書,成功者很多。
禪人能進入四禪定,前世一定是積功累德方有資格,絕對不是瞎貓碰到死老鼠撞上的,阿賴耶識不會允許僥倖。修行如果久年未有禪定的體驗,應該覺悟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波羅密多,為下世打基礎吧。
關於禪坐中的體驗,講一箇經歷供茶人參考。一次,凌晨四時笑參迷迷糊糊地半醒過來,恍恍惚惚中發現炁機不歸元,在頭頂盤旋繞圓圈(以前也發生過許多次這種現象,笑參以為炁機在打通氣脈,並不以為意)。可是這次炁機從起點開始繞圓圈時伴隨一箇念頭:「茶葉到底烘3分火呢還是5分火?」然後不斷重複盤旋也重複伴隨同一箇念頭。笑參本來想起床打斷它,這時心起疑了,於是身體保持不動繼續觀察,如此炁機不斷重複盤旋也伴隨同一箇念頭,只知道自己相當長的時間被束缚困在同一境界中無法脫離,然後手動一下,慢慢清醒過來了。兩天後在楞伽經看到一段文:「聲聞,三昧酒所醉,住於無漏界,彼非究竟趣,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覺。」阿羅漢以為住涅槃,可以舒服億萬劫,原來是被涅槃束缚困住了。茶人,如果沒有覺悟四禪八定也是空靈真如的幻影,很可能沉溺在舒服境界中,被束缚困住而不自知。
禪人除非證了果位,否則縱使經歷過自以為是的四禪定,一樣是虛幻。還有禪坐想要從欲界進入色界,色慾不戒除,色界境地四禪是空談,色魔會逼人發瘋。
不管您修到四禪八定的何等程度?只要長期中斷,功夫就會退轉。有一樣不管修或不修,皆不退轉,禪人要參的就是這箇,若悟了,就明心了。
明心的禪人是不會重視四禪境界的高低,只要心有多麼清淨,禪境就會有多麼清明亮晰,智慧就有多高。智慧一高,妄想、分別、執著就減弱,煩惱就減輕。
笑參禪坐秉持著如後原則:「身鬆竟,心清淨,空靈境,妄識盡,涅槃近。」
●●●●●●●●●●●●●●●●●●●●●●●●●●●●●●●●●●
●●●●●●●●●●●●●●●●●●●●●●●●●●●●●●●●●●
【桃園中壢仁和堂刻印章店精刻印鑑章、公司大小章、開運印章、結婚開運對章】
◎笑
參具備30年刻印經驗,印章遵照八卦方位排列雕刻,能為主人帶來好運。
【下列是笑參開運印章範例,獨家特有吉祥小篆體,不會被仿刻。】
●●●●●●●●●●●●●●●●●●●●●●●●●●●●●●●●●●
●●●●●●●●●●●●●●●●●●●●●●●●●●●●●●●●●●
【◎台灣有許多高山茶,如果不知道要買什麼茶?】
◎推薦桃園中壢仁和堂茶葉店信譽最好的特色茶禪香高山茶◎
【笑參獨家精心烘焙禪香茶30年來茶美品質優價錢便宜深受老茶客喜愛與信賴】
★禪香茶是笑參(笑遊茶禪)用純龍眼炭將高山茶烘焙而成,香氣馥郁茶滋濃厚。
★禪香茶的炭焙茶質比較不傷腸胃,老少咸宜,更適合老人家飲用。
◎仁和堂茶葉行備有30種茶葉,歡迎光臨30年老茶行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