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參烘焙

 

 

 

 

 

笑遊茶禪

文章分類

緣篇06則

笑篇21則

遊篇26則

茶篇31則

禪篇20則

回首頁

茶 篇

點閱數  

 

《茶藝重美相,茶道善用禮,茶禪說禪意。》

茶則15:《首楞嚴經:「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揚眉動目,早是周遮。」》

       笑參與茶客品茗談禪風茶趣:「日本茶道精神與中華茶藝文化能表達禪意嗎?」

       「茶禪示『禪體』;中華茶藝近『禪相』;日本茶道近『禪用』,」笑參道,「三者不離心。」

       老客:「是嗎!」

       笑參微笑說:

      「 喝茶無心本圓明,

          借茶說禪又多事;

          茶影一現道已非,

          指月何待烹茶時。」

       〔上則登在十方雜誌229笑遊茶禪                                                                   〈歡迎引用,請註明網址:笑遊茶禪〉

十二世日本留華習禪的僧侶將茶飲之道帶回東瀛。十五世紀日本茶道祖師千利休從大林笑嶺和尚學禪,此後借禪之助將日本茶道文化發揚光大。千利休祖師明白貪、嗔、痴所造成的因 ,輪迴後會嚐其果,因此從「日本茶道七則」中得知早期日本茶道精神思表達了簡單知足常樂,喝茶平常心的本旨。「日本茶道七則」是:「宴客時提早做準備、茶室佈置簡單注意冬暖夏涼節氣、花插得自然、炭燒好不冒煙、茶泡好喝些、關懷每一位茶客、茶客帶傘赴宴以免下雨困擾主人找傘。」

再說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雖然與涅槃「常樂我淨」的文意接近,呈現「禪體」。但是從早期「日本茶道七則」的指導看,其重心與作為是茶道善用,以誠奉茶,感恩飲用,進而將茶道日常生活化。可知日本茶道精神及其禮儀的表現是接近「禪用」,少了「禪體」的啟發。日本茶道文化後期表現一樣近「禪用」,茶道禮教更加地儀式化,一套茶道儀式儀軌訓練茶道士僵化的謙遜禮貌和溫順教養。至於近代的日本茶道文化流風雖然在加強熟練泡茶儀軌以養成禮儀美姿時,不會忘記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清寂」茶道精神,但茶道士借茶道靜心修身養性,表現「和敬」善美,是否知曉「和敬」的內涵?表現心靈「清寂」以合道 ,是否傳達了禪意?

30年來,台灣茶藝深耕的方向是:製茶技術化、優良茶比賽化、茶具設計藝術化、泡茶表演化、品茶享受化,鬥茶奢侈化。這些呈現的都是表達美相,近「禪相」,少了日本茶道闡揚「禪用」的精神和茶禪啟發「禪體」的內涵。身為茶藝士,如果您願提昇台灣茶文化想借禪助發揚中華茶藝時,對禪的內涵精義能清楚明白嗎?

《首楞嚴經》:「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揚眉動目,早是周遮。」此經文的解說如下:

空靈真如本來圓滿清明,不是妄想妄念所能影響 ,但只要妄心一動,即使是一揚眉、一動目,原本圓滿清明的真面目就全被無明遮蓋了。」〈歡迎引用,請註明網址:笑遊茶禪〉

心靈清淨不動,空靈真如就圓滿清明,若心意一動,無明會遮蓋空靈真如成心靈,心靈又被妄染成心意,這一來回的過程,剎那之間完成,常人根本察覺不到,這些現象只有在禪定中思惟修方能觀照明白。這是舉一句經文說明,借起心動念、眉目動作參究空靈真如被妄染時隱藏無蹤,心靈清淨時又圓明顯露。

由上述經文得知參禪目的在於領悟「禪體」空靈真如,明白空靈真如的圓滿清明會被心意妄我的妄想、分別、執著污染而產生無明煩惱。茶禪的意涵也是在借茶參悟「禪體」空靈真如,進而了解茶人也因為是心意妄我對茶飲妄想、分別、執著而產生懊惱失望。 參透「禪體」空靈真如可以解脫煩惱,如果透過《首楞嚴經》:「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揚眉動目,早是周遮。」能了解「禪體」,則舉一反三茶禪也可以用相似的茶詩偈了解「禪體」空靈真如,例如:

「 喝茶無心本圓明,

            借茶說禪又多事;

            茶影一現道已非,

            指月何待烹茶時。」

       笑參的偈文解說如下:「當茶人喝茶時,如果心境一點妄想妄念都沒有,此時茶人的心靈一定很平靜,同時妙心性像滿月一樣圓滿又清明地照亮著茶人。禪體空靈真如本來就是清淨圓明,遍滿十方,無始無終,不生不滅,茶人又何必自擾多事借茶參禪時才說它是圓滿清明呢;心意若無一點妄想妄念,心靈必然平靜清明,但當茶的影子一出現在腦海中時,剎那間空靈真如就被妄心遮蓋,此時平靜的心靈又變成妄念紛紛的心意。像這樣的道理,任何時候都可以如指月亮一般向他人解說,為何要等到烹茶時才要借茶述說空靈真如的隱藏與顯露呢?」

       笑參舉茶詩偈一例述說茶禪是如何借茶悟禪?茶禪的義目的是在借茶啟發茶人曉禪義,當悟明禪體後心靈會因此醒悟過來,明白心意妄我對茶的妄想、分別、執著是煩惱的源頭,醒悟的心靈從此對茶欣賞品味卻不會癡迷。

       茶禪借茶參禪從「禪體」的根源下手,效法禪宗特殊的教導:「頓悟」直指「茶禪一味」,明指茶與禪在本體上是一不是二,去啟發茶人直接悟明「禪體」空靈真如茶禪「頓悟」的教學,是要求茶人先求本不愁末,不講究茶術枝節,只要借茶悟了禪明了禪體,禪智慧對整體品茗環境以及對茶的癡迷執著都會因此改善和諧。

       「禪」屬唯心,「茶」屬唯物,不僅兩者本體是空靈真如,萬事萬物的本體亦是空靈真如。故知本體上不僅茶禪一味,茶道與禪也是同一味,茶藝與禪亦是同一味。所以不要誤解茶禪一味」是獨特的另類東西。禪不僅可以與「茶」結合成「茶禪」,禪也可以與萬事萬物相結合成「萬事萬物禪」。故知「茶禪」的內涵深義僅僅是「禪」之用,其所表現的茶境美亦僅僅是「禪」之相而已。

       如果想將形而下屬物的茶去攀緣形而上屬心的禪,以提高自身的文化價值,就不能忽視禪義或者根本不了解禪義。有鑒於此從佛法阿賴耶識基本結構三大功能「體、相、用」去觀察,當茶禪借禪助參悟「真」體時,不要擅離「禪體」靈明不昧;當中華茶藝借禪助表達「美」相時,不要忽略「禪相」是清淨無妄;當日本茶道借禪助禮教「善」用時,不要輕忽「禪用」和敬清寂。如前所分析我們能知曉:茶禪直接示禪「體」,中華茶藝近禪「相」,日本茶道近禪「用」,三者不離空靈真如本體,故知茶禪、茶藝、茶道三者是一亦是三。

       茶禪者,借茶品味悟「真體」;茶藝者,茶飲境界尚「美相」;茶道者,茶儀禮化道「善用」。因此茶禪能補足茶道與茶藝對禪體較少闡揚的缺口,可知茶禪「體真」,茶藝「相美」,茶道「用善」,三者如果缺一,茶文化就不能夠呈現真善美了。

 

●●●●●●●●●●●●●●●●●●●●●●●●●●●●●●●●●●

 

●●●●●●●●●●●●●●●●●●●●●●●●●●●●●●●●●●

台灣有許多高山茶,如果不知道要買什麼茶?

推薦桃園中壢仁和堂茶葉店信譽最好特色茶禪香高山茶

 

【笑參獨家精心烘焙禪香茶30年來茶美品質優價錢便宜深受老茶客喜愛與信賴

禪香茶是笑參(笑遊茶禪)純龍眼炭將高山茶烘焙而成,香氣馥郁茶滋濃厚。

禪香茶的炭焙茶質比較不傷腸胃,老少咸宜,更適合老人家飲用。

 

仁和堂茶葉行備有30種茶葉,歡迎光臨30年老茶店選購!

 

 

●●●●●●●●●●●●●●●●●●●●●●●●●●●●●●●●●●

●●●●●●●●●●●●●●●●●●●●●●●●●●●●●●●●●●

【桃園中壢仁和堂刻印章店精刻印鑑章、公司大小章、開運印章、結婚開運對章

 

笑 參具備30年刻印經驗印章遵照八卦方位排列雕刻,能為主人帶來好運。

 

下列是笑參開運印章範例,獨家特有吉祥小篆體不會被仿刻

 

TOP

●●●●●●●●●●●●●●●●●●●●●●●●●●●●●●●●●●●●●●●●●●●●●●●●●●●●●